日韩精品在线视频_国产在线播放永久免费_国产免费人成精品_亚洲va一区动漫

    <style id="nmmc3"></style>
    <menu id="nmmc3"><button id="nmmc3"></button></menu>

    <address id="nmmc3"><mark id="nmmc3"><strike id="nmmc3"></strike></mark></address>
    <bdo id="nmmc3"><delect id="nmmc3"></delect></bdo>

    <pre id="nmmc3"><del id="nmmc3"><rt id="nmmc3"></rt></del></pre>
      <span id="nmmc3"></span>

      <label id="nmmc3"></label>

        <pre id="nmmc3"></pre>
         
        許昌日報客戶端

        請用瀏覽器掃描下載

        關(guān) 閉

        鑒往知來 | 跟著總書記學抗戰(zhàn)史

        摘要:

        1937年7月7日夜

        日軍以“搜查失蹤士兵”為由

        要求進入宛平城

        并于次日展開強攻

        中國軍隊隨即反擊

        從這一天起

        四萬萬五千萬同胞為了等待一個黎明

        共同奮戰(zhàn)了8年!

        2009年5月25日,時任國家副主席的習近平來八路軍太行紀念館視察參觀。參觀中,他仔細詢問了當年南下的八路軍是否還有回鄉(xiāng)的,并且接見了八路軍老兵和烈士后代代表。


        △八路軍行軍鍋

        一口行軍鍋,跟隨紅軍完成了兩萬五千里長征,又跟隨八路軍東渡黃河開赴華北抗日前線。

        1938年春,村民李煥蘭的丈夫發(fā)現(xiàn)一名八路軍戰(zhàn)士,滿身鮮血,懷里還抱著一口行軍鍋。他臨死前對李煥蘭的丈夫說:“這口鍋從長征到現(xiàn)在跟隨我好多年。過草地、煮草根皮帶,救活過戰(zhàn)友,我實在不忍心把它丟掉?!?nbsp;

        1939年10月,李煥蘭把這口鍋捐贈給駐扎在村里的八路軍。鍋身上有17個補丁,早已銹跡斑駁。

        彭德懷副總司令聽說了鍋的來歷后,說道:“這口鍋彈痕累累,為抗日戰(zhàn)爭的勝利立下汗馬功勞。待到全國解放后,一定要把它請到博物館,讓后人知道中國的革命歷程是何等艱難,何等曲折?!?/p>

        2014年12月13日,習近平參觀了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。


        △約翰·馬吉用的16毫米攝像機和4盤電影膠卷

        一臺16毫米的攝像機,記錄著一座城市的遍地屠戮。

        1912年,美國傳教士約翰·馬吉來到中國,在南京的教堂傳教。1937年,日軍侵入南京后,展開了泯滅人性的大屠殺。六個星期的時間,30多萬同胞無辜受難,整個南京淪陷。

        約翰·馬吉用他的16毫米家用攝像機,借職務之便偷偷拍攝,記錄下日寇的暴行。整整4盤膠卷,每一幀都是揭露日寇罪行的有力鐵證,也是留存至今的有關(guān)南京大屠殺的唯一動態(tài)畫面。

        2002年,約翰·馬吉的兒子從家中找到了父親當年拍攝所用的那臺16毫米攝影機,將它捐給了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。

        在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上,習近平說:“令人感動的是,在南京大屠殺那些腥風血雨的日子里,我們的同胞守望相助、相互支持。眾多國際友人也冒著風險,以各種方式保護南京民眾,并記錄下日本侵略者的殘暴行徑。中國人民永遠不會忘記?!?/strong>


        <sectiontext-align: center;="" transform:="" rotate(0deg);"="">

        八十三年前的中國滿目瘡痍

        如今山河無恙 國泰民安

        艱難困苦 玉汝于成

        “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

        也是最好的清醒劑”

        今年是全民族抗戰(zhàn)爆發(fā)八十三周年

        也是紀念抗戰(zhàn)勝利七十五周年

        不忘歷史 不忘英雄 

        為實現(xiàn)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

        勠力同心 奮勇向前


        央視新聞 國家文物局革命文物司 聯(lián)合出品


        總監(jiān)制丨楊華

        監(jiān)制丨唐怡

        制片人丨趙新宇 武慧鋒

        編導丨張凱 陳漢坤

        視覺丨喻偌洢

        編輯丨孫煜祁 毛玥尹 李司麒 劉仕然 及月暉

        特別鳴謝:

        “云講國寶”參賽博物館

        八路軍太行紀念館

        中國人民抗日戰(zhàn)爭紀念館

       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

        中國文物報社


        責任編輯: 黃冠宇

        附件: